昨天朋友给我发了一个店铺,说有人用AI在淘宝做一个很奇特的业务,有点猎奇,但是又非常稳定的月入过万。就是用AI生成还没出生的宝宝长相。你只要把你在医院拍的宝宝的四维彩超图,发给店家,然后店家用AI模型生成一张"未来宝宝照",给你看看你的宝宝生下来以后长什么样子。定价9.9一张,只要一个月卖1000单,就是月入过万。而这个店铺,过去24小时卖了54单,换算成一个月就是卖了1600单,将近2万,很爽。而最骚的是这个评论,几乎无差评,达到了99.8%的好评率。 里面一群人评论说:“坐等开奖”。那感觉就出的不是孩子,而是在开一个叫“孩子盲盒”的东西。明明是一件大事,却伴随着离奇的欢乐感。大家可能要问了,四维彩超起码还能图个专业性,可这AI预测,靠谱吗?那答案也很简单,用AI跑的,那能靠谱吗。不过这个赛道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就是。刚出生的婴儿,长的都差球不多。之前也有很多人,在淘宝上卖AI写真。而淘宝写真最大的问题就是,你要是做得不像,做的不好看,买家真的是会过来给你差评的,逼急了还会顺着网线跟你来一些关于家属的亲切问候。奇肝无比,几盒护肝片都顶不住退款或者差评的罚款的。 但是AI预测宝宝就不一样了。 说实话,刚出生的宝宝,长相区分我个人觉得,真的没有那么大。小扁脸,塌鼻梁,大眼睛,宽鼻头,小翘嘴。 这是骨骼决定的样貌特征。 更别提,这还是AI预测,预测+婴儿,这个先天BUFF就拉满了,即使买家的孩子出生后事后追评,也大部分都会说: "真的挺像的!有8、9分像了,谢谢店家。"至于这图怎么做出来,那就更简单了,直接掏出Midjourney或者SD就行。把四维彩超图,传上去,当垫图。 然后随手写一段Prompt,比如:Close-up of face,A newborn Chinese baby, eyes closed, white skin, rosy face, white swaddling clothes, surrounded by dreamy rose flowers, with some light coming in from the side against a dreamy white background, the composition is beautiful, rich and bright就完事了。 你要是用SD的话,就可以直接加个ControlNET去跑,也差不多。而且这种玩法,要比咱们想象的要更出圈。不仅淘宝上AI预测宝宝长相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,一些APP也在用这种玩法引流,作为获客手段之一。我随机看了几个店铺的价格,贵的要29.9元一张,便宜的像文章开头说的只要9.9元。而且,这些商品的转化率都不错,好评如潮。成本还贼拉低。一个会用AI工具、会做图片处理的人,再加上一点点营销技巧,就能直接上手开始干。而且大多数的所谓AI预测,其实最后都会被人选择性遗忘。不止如此,在现实生活中,你很少会看到有人真的因为AI预测改变了对孩子的期待。说到底,之所以会有源源不断的准爸妈相信AI预测,参与到这个游戏当中,他们的心理其实很简单,就两个词:好奇和期待。在漫长的孕期里,AI预测就像是一个快速满足好奇心的工具,给人一种提前见到宝宝的错觉。你虽然知道这可能不准,但是看到那张可爱的AI生成图,心里总会有一丝甜蜜的期待,这种感觉,就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缕阳光。而且店家们时不时又给你来一句"AI预测显示您的宝宝将来可能是个音乐天才"....情绪价值就直接拉满了。AI预测宝宝长相之所以能吸引人,准不准是次要的。核心就在于它能给人一种提前认识宝宝的错觉。就算你不全信,但在无聊的时候,也很容易忍不住去看看。说白了,这就是一种情感需求的满足。而这种情感需求的满足,完全是可以被其他东西替代的。除了AI预测宝宝长相之外,现在又衍生出了很多类似的东西,像什么AI预测宝宝18岁的样子,父母照片预测宝宝长相,基本上万物皆可AI。虽然看着都是些玄而又玄的东西,但道理还是那个道理,图个心安。说到底,这门生意与其说是在贩卖"未来",不如说是在贩卖"希望"和"想象"。那张9.9元的AI生成图,承载的是一个家庭对新生命的无限憧憬。在这个过程中,AI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数字版的算命先生,只不过它用的是像素而不是八卦。只是要记住,无论AI怎么预测,每个来到这个世界的新生命。他都是独一无二的。也都是父母眼中,最珍贵的"盲盒"。是你,也是我。